這個問題,你在香港問十個人十個人也會答錯,大多會答你「得共產黨咋嘛,唔係咩」,中國除了執政的共產黨,還有八大民主黨派,實行一黨領導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一黨領導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和中國的民主發展歷史過程有關,由民國初期多黨制的失敗,之後軍閥割據,分裂再北伐,其後國民政府發展成一黨專制,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基於歷史原因就構思出一黨領導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共產黨為執政黨,其他八大民主黨派為參政黨,進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構思的原意本來是相當理想。
八大民主黨派包括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
可惜的是,八大民主黨派加起來只有70多萬黨員,不及共產黨黨員人數的1%,意見亦較單一,又如何能做到民主監督的原意呢?
在一黨領導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框架裏,可以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如何能強化制度,在符合廣大人民利益的前提下,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將會是中國未來重要的一步。
你們的讚好是我們寫作的原動力,請支持我的 facebook 專頁及 筆與置評的 facebook 專頁
ADR港股比例指數 www.adr168.com
我的 facebook 專頁 www.facebook.com/wargodriver
筆與置評 facebook 専頁 www.facebook.com/plscomment
2014年4月5日 星期六
施政報告之我見
今年施政報告,雖然中產怨氣不少,其實細心去看,這份施政報告確實比第一份踏實,不少目標亦已開始落實。
土地供應方面,已有足夠土地落實首五年21萬個單位供應,較去年15.9萬目標增加36%。公屋供應增至每年20000個,居屋供應由5000個增至8000個,長遠土地供應目標訂下10年47萬個單位。地下城和人工島是較創新的計劃,地下城將有助增加在核心商業區的商舗及商用設施供應,相對人工島而言,應該較易實行,人工島方面相信環評報告將會是一大難題。
另外,首批居屋約2000多個亦將於今年年底推售。
幼兒教育方面,學券增加2500元,應該有不少家長及幼兒受惠。專上教育方面,副學士銜接學位將逐步增加,至2018/19年每年將有5,000名表現優秀的副學位畢業生可升讀資助銜接學位。
長者醫療方面,今年醫療券金額加碼一倍,長者每年有二千元看醫生。政府亦決定預留一幅在將軍澳的土地興建中醫醫院,這幅地原本打算建私家醫院,提供三百至五百個床位。
社會比較多爭議是對基層支援的政策,但我認為「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與就業及工時掛勾,將有助鼓勵自力更生,多勞多得。亦有助減少申請綜援的人數及誘因,協助他們向上流動。
現在的社會氣氛既仇貧亦仇富,一片對罵聲音,最大的原因是社會結構的利益分佈仍然過於兩極,造成中産及青年怨氣加深,凡事以批評的消極態度取代理性討論,相信政府仍要付出極大力氣去改變這個社會結構,才能徹底解決根本問題。
你們的讚好是我們寫作的原動力,請支持我的 facebook 專頁及 筆與誌評的 facebook 專頁
ADR港股比例指數 www.adr168.com
我的 facebook 專頁 www.facebook.com/wargodriver
筆與誌評 facebook 専頁 www.facebook.com/plscomment
以上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不應視為任何投資之建議或邀請,投資涉及風險,應先考慮個人因素,如有疑問請諮詢專業意見。
土地供應方面,已有足夠土地落實首五年21萬個單位供應,較去年15.9萬目標增加36%。公屋供應增至每年20000個,居屋供應由5000個增至8000個,長遠土地供應目標訂下10年47萬個單位。地下城和人工島是較創新的計劃,地下城將有助增加在核心商業區的商舗及商用設施供應,相對人工島而言,應該較易實行,人工島方面相信環評報告將會是一大難題。
另外,首批居屋約2000多個亦將於今年年底推售。
幼兒教育方面,學券增加2500元,應該有不少家長及幼兒受惠。專上教育方面,副學士銜接學位將逐步增加,至2018/19年每年將有5,000名表現優秀的副學位畢業生可升讀資助銜接學位。
長者醫療方面,今年醫療券金額加碼一倍,長者每年有二千元看醫生。政府亦決定預留一幅在將軍澳的土地興建中醫醫院,這幅地原本打算建私家醫院,提供三百至五百個床位。
社會比較多爭議是對基層支援的政策,但我認為「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與就業及工時掛勾,將有助鼓勵自力更生,多勞多得。亦有助減少申請綜援的人數及誘因,協助他們向上流動。
現在的社會氣氛既仇貧亦仇富,一片對罵聲音,最大的原因是社會結構的利益分佈仍然過於兩極,造成中産及青年怨氣加深,凡事以批評的消極態度取代理性討論,相信政府仍要付出極大力氣去改變這個社會結構,才能徹底解決根本問題。
你們的讚好是我們寫作的原動力,請支持我的 facebook 專頁及 筆與誌評的 facebook 專頁
ADR港股比例指數 www.adr168.com
我的 facebook 專頁 www.facebook.com/wargodriver
筆與誌評 facebook 専頁 www.facebook.com/plscomment
以上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不應視為任何投資之建議或邀請,投資涉及風險,應先考慮個人因素,如有疑問請諮詢專業意見。
二戰中的日皇裕仁
上一篇說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是一步錯棋,破壞了日本與亞洲各國的關係及與美國的互信,亦帶領日本走向軍國思想的方向。談起這段戰爭歷史,有一個重要角色不能不提,就是昭和天皇—-日皇裕仁。從靖國神社供奉甲級戰犯之後,日皇裕仁一直拒絕參拜,直至他病逝,及後的日本皇室也沒有參拜靖國神社。日皇裕仁不欲再回首二戰的歷史,從日皇裕仁侍從卜部亮吾的日記顯示,裕仁不滿靖國神社加入供奉甲級戰犯,所以從此再沒有參拜。
日皇裕仁在二戰中究竟是什麼的角色,或許他戰時的心理可分為兩個階段,上半段是被軍方說服了接受他們的觀點,「解放亞洲,成立大東亞共榮圈」,這種思想在當時由上至下不斷植根洗腦,加上1923年關東大地震和1929年全球經濟大蕭條,令這右翼思想傳播得更快,主導了整個日本軍事及政壇,並開始虎視耽耽滿蒙和中國。
1928年張學良東北易幟,標誌中國再度統一,打亂了日本企圖呑併中國東北地區的陰謀,開始部署發動事變展開侵略行動,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以「自衛」為籍口入侵東北三省,事前並沒有上奏昭和天皇,日本內閣下達「不擴大政策」,昭和天皇亦指示「要徹底貫徹不擴大方針」,當然,軍部的關東軍並沒有理會,最後佔領了東北三省,建立滿州國。
昭和天皇對軍部自把自為的行徑心裏有所不滿,但還是不理會元老和外相的反對,讚賞及支持軍部的行動,昭和天皇認為,既然戰爭開始了,就支持到底,不管他們用什麼手段,只要軍部有功績,昭和天皇就加以讚賞。在中日戰爭之中( 日稱支那事變 ),昭和天皇多次下達敕語和敕令為軍部的行動掃除障礙,從而亦壓制了日本國內的反對聲音,軍國思想在日本進一步澎漲,軍部更加有持無恐,戰爭的責任,日皇裕仁是難以推缷,日皇裕仁多次下逹命令要求軍部速勝速決,但現實並沒有這麼容易,中國軍民上下一心團結保衛國土,日本亦開始陷入泥沼。
從小倉庫次的侍從日記記錄,反映了昭和天皇內心的另一面,可見他表面和內心相當矛盾,有助我們更客觀全面去分析整段歷史。
昭和天皇在1942年12月11日的一段發言,可看出當中的想法。
昭和天皇說: 「我並不想發動支那事變。那是因為害怕蘇聯。根據我得到的情報,支那並非是那麼容易(被占領)的。滿洲事變時便是如此。外務省的情報和海軍的意見都是如此。但是參謀本部和陸軍大臣杉山的意見則認為占領支那不費吹灰之力。這是錯誤的看法。但因為陸軍一致認同且意見強硬,我就沒再說什麼。」 「戰爭之前應該慎重,但一旦開始就必須打到底。」 如果這真的是他內心想法,可以理解為昭和天皇並不支持與中國開戰,但軍部既然開展了戰爭,就必須支持到底,為軍部掃除一切障礙,不管他們什麼行徑和罪行,只求結果和盡快完結戰事。或許我們現在有了一個較完全的畫面,了解整段歷史的前因後果。
1945年,日本在多個戰場已節節敗退,日皇裕仁希望盡快結速戰事,甚至開始考慮投降,主戰派當然反對,東京大空襲,令天皇已意識到戰局已無法扭轉,但昭和天皇仍沒有向軍部提出投降的想法,直至8月6日至9日,美國向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昭和天皇於8月9日召開了會議,裁示須接受《波茨坦宣言》的要求無條件投降,但主戰派與主和派各執一詞,沒達成一致意見。8月14日,昭和天皇再次召開御前會議,再度裁示須接受《波茨坦宣言》的要求無條件投降,並要求鈴木貫太郎內閣起草《終戰詔書》,準備投降,完成《終戰詔書》後,8月15日昭和天皇在日本放送協會錄音並準備全國廣播( 日稱為玉音放送)。
當日凌晨,主戰派為阻止「玉音放送」,發動政變,並殺掉近衛師團團長森赳中將,假借其名義發出軍事動員令,並一度控制皇居,稱為「宮城事件」。但叛軍並沒有找到錄音,負責關東國防事務的東部軍領兵入皇宮平息了叛亂,叛亂的首領最後亦大多自殺。
1945年8月15日12時,日本放送協會在整點報時後,廣播錄音《終戰詔書》,日本正式宣告投降。
總結
日皇裕仁雖然不願對中國發動戰爭,但他並沒有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及當時的憲法權力去阻止軍方的行動,反而作出了較少阻力的選擇,全力支持軍方對華的侵略和暴行,戰爭責任難以推卸。當然,當中的事情並不能三言兩語就能簡單地對日皇裕仁作出最終結論,這篇文章亦不是會考試題,並沒有指定答案,就讓大家能跳出框框去思考這段歷史。
你們的讚好是我們寫作的原動力,請支持我的 facebook 專頁及 Notcomment 的 facebook 專頁
ADR港股比例指數 www.adr168.com
我的 facebook 專頁 www.facebook.com/wargodriver
notcomment facebook 専頁 www.facebook.com/plscomment
以上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不應視為任何投資之建議或邀請,投資涉及風險,應先考慮個人因素,如有疑問請諮詢專業意見。
日皇裕仁在二戰中究竟是什麼的角色,或許他戰時的心理可分為兩個階段,上半段是被軍方說服了接受他們的觀點,「解放亞洲,成立大東亞共榮圈」,這種思想在當時由上至下不斷植根洗腦,加上1923年關東大地震和1929年全球經濟大蕭條,令這右翼思想傳播得更快,主導了整個日本軍事及政壇,並開始虎視耽耽滿蒙和中國。
1928年張學良東北易幟,標誌中國再度統一,打亂了日本企圖呑併中國東北地區的陰謀,開始部署發動事變展開侵略行動,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以「自衛」為籍口入侵東北三省,事前並沒有上奏昭和天皇,日本內閣下達「不擴大政策」,昭和天皇亦指示「要徹底貫徹不擴大方針」,當然,軍部的關東軍並沒有理會,最後佔領了東北三省,建立滿州國。
昭和天皇對軍部自把自為的行徑心裏有所不滿,但還是不理會元老和外相的反對,讚賞及支持軍部的行動,昭和天皇認為,既然戰爭開始了,就支持到底,不管他們用什麼手段,只要軍部有功績,昭和天皇就加以讚賞。在中日戰爭之中( 日稱支那事變 ),昭和天皇多次下達敕語和敕令為軍部的行動掃除障礙,從而亦壓制了日本國內的反對聲音,軍國思想在日本進一步澎漲,軍部更加有持無恐,戰爭的責任,日皇裕仁是難以推缷,日皇裕仁多次下逹命令要求軍部速勝速決,但現實並沒有這麼容易,中國軍民上下一心團結保衛國土,日本亦開始陷入泥沼。
從小倉庫次的侍從日記記錄,反映了昭和天皇內心的另一面,可見他表面和內心相當矛盾,有助我們更客觀全面去分析整段歷史。
昭和天皇在1942年12月11日的一段發言,可看出當中的想法。
昭和天皇說: 「我並不想發動支那事變。那是因為害怕蘇聯。根據我得到的情報,支那並非是那麼容易(被占領)的。滿洲事變時便是如此。外務省的情報和海軍的意見都是如此。但是參謀本部和陸軍大臣杉山的意見則認為占領支那不費吹灰之力。這是錯誤的看法。但因為陸軍一致認同且意見強硬,我就沒再說什麼。」 「戰爭之前應該慎重,但一旦開始就必須打到底。」 如果這真的是他內心想法,可以理解為昭和天皇並不支持與中國開戰,但軍部既然開展了戰爭,就必須支持到底,為軍部掃除一切障礙,不管他們什麼行徑和罪行,只求結果和盡快完結戰事。或許我們現在有了一個較完全的畫面,了解整段歷史的前因後果。
1945年,日本在多個戰場已節節敗退,日皇裕仁希望盡快結速戰事,甚至開始考慮投降,主戰派當然反對,東京大空襲,令天皇已意識到戰局已無法扭轉,但昭和天皇仍沒有向軍部提出投降的想法,直至8月6日至9日,美國向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昭和天皇於8月9日召開了會議,裁示須接受《波茨坦宣言》的要求無條件投降,但主戰派與主和派各執一詞,沒達成一致意見。8月14日,昭和天皇再次召開御前會議,再度裁示須接受《波茨坦宣言》的要求無條件投降,並要求鈴木貫太郎內閣起草《終戰詔書》,準備投降,完成《終戰詔書》後,8月15日昭和天皇在日本放送協會錄音並準備全國廣播( 日稱為玉音放送)。
當日凌晨,主戰派為阻止「玉音放送」,發動政變,並殺掉近衛師團團長森赳中將,假借其名義發出軍事動員令,並一度控制皇居,稱為「宮城事件」。但叛軍並沒有找到錄音,負責關東國防事務的東部軍領兵入皇宮平息了叛亂,叛亂的首領最後亦大多自殺。
1945年8月15日12時,日本放送協會在整點報時後,廣播錄音《終戰詔書》,日本正式宣告投降。
總結
日皇裕仁雖然不願對中國發動戰爭,但他並沒有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及當時的憲法權力去阻止軍方的行動,反而作出了較少阻力的選擇,全力支持軍方對華的侵略和暴行,戰爭責任難以推卸。當然,當中的事情並不能三言兩語就能簡單地對日皇裕仁作出最終結論,這篇文章亦不是會考試題,並沒有指定答案,就讓大家能跳出框框去思考這段歷史。
你們的讚好是我們寫作的原動力,請支持我的 facebook 專頁及 Notcomment 的 facebook 專頁
ADR港股比例指數 www.adr168.com
我的 facebook 專頁 www.facebook.com/wargodriver
notcomment facebook 専頁 www.facebook.com/plscomment
以上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不應視為任何投資之建議或邀請,投資涉及風險,應先考慮個人因素,如有疑問請諮詢專業意見。
安倍的錯棋 參拜靖國神社
數日前,安倍晉三不理會日本政府內部部份成員的反對,突然參拜靖國神社,引起亞洲各國的強烈不滿,美國亦罕有地發聲明表示失望。安倍晉三這個行動,為了個人的右翼思想,而妄顧日本國家及國民的整體利益及與各國的外交關係,亦錯估美國的反應,明顯是一步錯棋。
靖國神社,在亞洲各國甚至美國而言,等同軍國主義的象徵,這要由靖國神社的歷史說起,靖國神社前身為東京招魂社,用作供奉日本倒幕內戰的戊辰戰爭的武士,明治維新後加入供奉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最重要是加入了二戰的中日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軍人,1978年更加入供奉14個甲級戰犯,所以美國對靖國神社是有些顧忌,太平洋戰爭日本是美國的敵國,美軍死傷無數,而美國一直對日本的民族性有非常詳細的研究,知道日本的民族性是既服從性高卻不甘於人下,一旦民族情緒高漲就難以控制,參拜靖國神社這個軍國主義象徵的右翼舉動,美國自然反應較大,因為美國正正是太平洋戰爭的受害者,中國及亞洲各國的反應更不在話下了。
安倍晉三的外交政策大致是不理會中韓及亞洲各國的反應,但由於安倍想借助美國的勢力壯大,所以外交政策表面上相當傾向美國,內裏卻是另一回事的權宜之計。大部份日本國民並不是右翼支持者,今次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明顯想激化中國的反應,欲令中國作出激烈回應,從而鼓動更多民族性高的日本國民傾向支持極右勢力,不過,安倍的計策明顯失敗了,中國選擇冷靜地以強硬措詞回應,不温不火,亦不會中計。安倍亦錯估美國的反應,安倍繼續從這方向走,隨時將日本帶進萬劫不復的深淵。
有人說美日處於同盟,如果亞洲局勢由日方發動而失控,美國必站在日本的一方,但我不是這麼認為,美國從來以美國本土利益為先,中美關係亦不是這般對立,各國勢力平衡才是最符合美國在亞洲地區的利益,反而美國因為歷史原因,對日本軍國思想非常顧慮,假如無法控制局面,美國可能會選擇聯合中、韓、台穩定局勢。只是安倍到現在還不明白,美國訂下的規則並不到日本可以話事。
中國國民、韓國國民與日本國民對二戰的角度是有些差距,日本國民大多認為自己是二戰的受害者,集中描述日本國民在戰爭時期的苦況,淡化了戰爭是由日本軍國政府發起。中國國民則較集中描述戰爭是由日本發起,日本軍隊殘暴對待平民,從而投射認為所有日本人也是好戰者千世仇敵,這是兩國國民最大的矛盾,因為大家感受不同,亦沒有切身處地去想想對方的感受。
其實兩國的平民也是這場戰爭的受害者,日本將全國資源投入這場戰爭,本身日本資源就不多,全國資源投入這場戰爭,自然令日本饑荒處處,後期引發東京大空襲及廣島、長崎原爆,二戰日本平民死傷50-100萬,軍人死亡200多萬,中國亦因為日本的侵略平民死亡達700-1600萬人,軍人死亡300-400多萬,日本軍隊戰爭時期的不少殘暴行徑亦令人髮指,莫視戰爭法,加深中國及亞洲各國對日本的仇怨。因為日本野心家的一個決定,令各國人民捲入旋渦,我們最應該譴責應是這群將人命視如草菅的野心家。
你們的讚好是我們寫作的原動力,請支持我的 facebook 專頁及 Notcomment 的 facebook 專頁
ADR港股比例指數 www.adr168.com
我的 facebook 專頁 www.facebook.com/wargodriver
notcomment facebook 専頁 www.facebook.com/plscomment
以上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不應視為任何投資之建議或邀請,投資涉及風險,應先考慮個人因素,如有疑問請諮詢專業意見。
靖國神社,在亞洲各國甚至美國而言,等同軍國主義的象徵,這要由靖國神社的歷史說起,靖國神社前身為東京招魂社,用作供奉日本倒幕內戰的戊辰戰爭的武士,明治維新後加入供奉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最重要是加入了二戰的中日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軍人,1978年更加入供奉14個甲級戰犯,所以美國對靖國神社是有些顧忌,太平洋戰爭日本是美國的敵國,美軍死傷無數,而美國一直對日本的民族性有非常詳細的研究,知道日本的民族性是既服從性高卻不甘於人下,一旦民族情緒高漲就難以控制,參拜靖國神社這個軍國主義象徵的右翼舉動,美國自然反應較大,因為美國正正是太平洋戰爭的受害者,中國及亞洲各國的反應更不在話下了。
安倍晉三的外交政策大致是不理會中韓及亞洲各國的反應,但由於安倍想借助美國的勢力壯大,所以外交政策表面上相當傾向美國,內裏卻是另一回事的權宜之計。大部份日本國民並不是右翼支持者,今次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明顯想激化中國的反應,欲令中國作出激烈回應,從而鼓動更多民族性高的日本國民傾向支持極右勢力,不過,安倍的計策明顯失敗了,中國選擇冷靜地以強硬措詞回應,不温不火,亦不會中計。安倍亦錯估美國的反應,安倍繼續從這方向走,隨時將日本帶進萬劫不復的深淵。
有人說美日處於同盟,如果亞洲局勢由日方發動而失控,美國必站在日本的一方,但我不是這麼認為,美國從來以美國本土利益為先,中美關係亦不是這般對立,各國勢力平衡才是最符合美國在亞洲地區的利益,反而美國因為歷史原因,對日本軍國思想非常顧慮,假如無法控制局面,美國可能會選擇聯合中、韓、台穩定局勢。只是安倍到現在還不明白,美國訂下的規則並不到日本可以話事。
中國國民、韓國國民與日本國民對二戰的角度是有些差距,日本國民大多認為自己是二戰的受害者,集中描述日本國民在戰爭時期的苦況,淡化了戰爭是由日本軍國政府發起。中國國民則較集中描述戰爭是由日本發起,日本軍隊殘暴對待平民,從而投射認為所有日本人也是好戰者千世仇敵,這是兩國國民最大的矛盾,因為大家感受不同,亦沒有切身處地去想想對方的感受。
其實兩國的平民也是這場戰爭的受害者,日本將全國資源投入這場戰爭,本身日本資源就不多,全國資源投入這場戰爭,自然令日本饑荒處處,後期引發東京大空襲及廣島、長崎原爆,二戰日本平民死傷50-100萬,軍人死亡200多萬,中國亦因為日本的侵略平民死亡達700-1600萬人,軍人死亡300-400多萬,日本軍隊戰爭時期的不少殘暴行徑亦令人髮指,莫視戰爭法,加深中國及亞洲各國對日本的仇怨。因為日本野心家的一個決定,令各國人民捲入旋渦,我們最應該譴責應是這群將人命視如草菅的野心家。
你們的讚好是我們寫作的原動力,請支持我的 facebook 專頁及 Notcomment 的 facebook 專頁
ADR港股比例指數 www.adr168.com
我的 facebook 專頁 www.facebook.com/wargodriver
notcomment facebook 専頁 www.facebook.com/plscomment
以上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不應視為任何投資之建議或邀請,投資涉及風險,應先考慮個人因素,如有疑問請諮詢專業意見。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