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美國退市系列 (3) 通漲篇

物價,央行視為最重要的任務

物價,從來是各國央行的重要目標,當通縮時,代表經濟活動過冷,經濟增長亦會隨之萎縮,央行一般會採取寬鬆的貨幤政策刺激通漲,防止走入長期通縮的 局面,當通漲過高時,惡性通漲的風險增加,經濟過熱會令資產及經濟出現泡沫,故此央行一般會採取緊縮的貨幤政策防止通漲持續升溫的威脅。

日本正是泡沫爆破的一個例子,迷失了20年,一直而來日本央行採取超寬鬆的貨幤政策刺激通漲,但成效有限,最近推出的「安倍經濟學」效力亦開始失 效,主要是日本與美國不同,日本出現的是結構性問題,美國則是週期性問題,結構性問題不是貨幤政策可以解決,或許這樣說,日本量化寬鬆最大的貢獻應該是減 少美國的震盪吧。

說回美國,聯儲局一直也是以控制物價及維持經濟增長作為主要任務,美國聯儲局希望通漲一直維持在2%左右的水平,而聯儲局也訂下了前瞻性指引(Forward Guidance) 作為加息門檻,當失業率低於6.5%,或一至兩年預期通漲高於2.5%,就會可能加息。長期目標則為通漲水平2%,失業率6%以下,失業率5%為聯儲局全民就業的指標。

現時失業率相信2014年中至尾就會跌到6.5%,不過跌穿後相信也不會即時加息,除非介時通漲高於3%,否則聯儲局會等到失業率跌至接近6%才會進入加息週期,亦即是2015-2016年左右。耶倫提出以「最優控制理論」(optimal control theory),去評估應何時加息,有趣的是,現時失業率下跌幅度已經優於聯儲局所作的最優政策下失業率走勢評估,但PCE  (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卻低於聯儲局預計的走勢。


通漲造成的分岐

PCE  (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低於聯儲局預計的走勢,是聯儲局內部最大的分岐,有部份官員認為現時通漲數據仍然較預期低,可以觀察多一會,但也有官員認為量化寬鬆所造成的風險已經越來越大,既然失業率及經濟已經大幅改善,現時應是開始逐步退市的時候,以便日後有更多時間作緩衝期,決定何時開始加息。

現時的 Core CPI 大約1.7%, Core PCE 則只有1.2%,正如我之前所說,當失業率低於7%、Core CPI 高於1.8% 或 Core PCE 高於1.5%之時,內部分岐就會收窄,開始啟動退市的機會亦會大大增加,大家留意了。

一切決策源於數據,尤其是到了耶倫時代,她並不是大家想像得這麼鴿派,只是她以前曾提出「最優控制理論」應用於貨幣政策,才會出現這個美麗的誤會,看了她的聽證會之後,你會發現她的訊息傳達和表達能力比伯南克清晰得多。



名義國內生產總值目標(nominal GDP target)

近期有人提出聯儲局應該訂立名義國內生產總值目標(nominal GDP target),用以制定貨幣政策。我認為並沒有這個需要,名義國內生產總值(nominal GDP) 並沒有剔除通漲,假如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達5%,但實際增長卻只有1%,這種情況又應否加息呢?

訂立名義國內生產總值目標只會令貨幣政策制定變得更加困難,實際上,聯儲局內部本身就已訂立經濟增長及通漲水平目標,聯儲局內部所訂立的實際國內生 產總值(Real GDP) 增長大約2.3-2.5%,長期通漲預期大約2%,根本已經變相訂立了名義國內生產總值目標為大約4.3-4.5%,而且經濟增長和通漲水平分開訂立目 標,貨幣政策相對靈活得多,聯儲局亦已訂立前瞻性指引 (Forward Guidance),又何須畫蛇添足訂立名義國內生產總值目標呢?

結論

退市已越來越接近,資金流回美國的速度亦開始加快,但大家不要這麼開心,有流入就有流出,流出的地區自然就是新興市場和亞洲地區了,當中震盪難免,各國有必要作好防風措施,投資者也要小心一點了。






你們的讚好是我們寫作的原動力,請支持我的 facebook 專頁及 Notcomment 的 facebook 專頁

ADR港股比例指數   www.adr168.com

我的 facebook 專頁 www.facebook.com/wargodriver

notcomment facebook 専頁 www.facebook.com/plscomment


以上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不應視為任何投資之建議或邀請,投資涉及風險,應先考慮個人因素,如有疑問請諮詢專業意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